回上页

TLI华语师资班心得分享:教日文,也可以成为华语教师

第一次参加华语师资培训班的日文老师

虽然有很长的日语教授经验,但这次是第一次参加华语师资培训班。当初在选择华语师资培训班时,除了TLI (Taipei Language Institute)台北语文学院外也参考了许多大学推广部开设的课程。在比较了各个大学的华语师资培训班后发现大学的课程比较偏向学术理论。但因为本身比较喜欢实际教授技巧的课程大于学术理论课程,在参考了TLI华语师资培训班的课程编排后选择了TLI。


TLI华语师资班中我的TOP 3 PICK

在TLI华语师资培训班课程里有三位老师的课程让我印相深刻,也获益最多。


(一)李励老师的「国语发音教学

其实第一次上李老师的课感受并不是那么好,当李老师在讲解一些单字的发音时,会用非常果断的态度判断对与错。这与我一直以来对于「语言」的认知并不相同。如同胡萃萃老师说过的,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一个语言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及风土民情,我们只能去归纳统整但不能去判断对与错。虽然与李老师在认定语言是否有对错上有了分歧,但李老师对于发音技巧的解说及教授让我获益良多。


例如:ㄞ的发音是ㄚ+一、ㄟ的发音是ㄝ+ㄧ等等发音的技巧。即使身为从小学注音,讲中文母语话者来说,都是无意识的在发这些音。但是李老师的国语发音教学让我完全理解该如何分辨差异这些听起来差不多的发音。


()胡萃萃老师的「国语句型教学

胡老师的课程非常扎实,教授了许多相近用法的句型。胡老师会将相近用法的句型整理成表格,有了表格的比较,让我们对于每个句型的差异一目了然。我在胡老师教授的许多句型里对于「了」的用法,以及「会」「能」「可以」的用法最为深刻。自己在教授日语的关系,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中文里的「了」都会解读成过去式,但套用在日语句型里是无法用过去式来概括说明。了解了中文里「了」的用法后,对于日后的日语教学也有了很多大的帮助。


()欧阳心如老师的「语法实务教学操作

这是我在TLI华语师资培训班最喜欢的课程,即使身为中文母语话者,要来解释说明中文句型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如同发音一般,我们从小无意识的讲中文,不曾去想过「为什么?」,当然更不可能知道怎么去解释。常常被外国人问到差异时,都只能说「嗯…就是这样」。在欧阳老师的课里学到了许多中文教学的教授技巧,欧阳老师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句型的差异,并告诉我们在华语教学的现场实际授课要注意什么样的事情。

 



上完将近三个月的TLI华语师资培训课程最大的收获除了上述三位老师的课程外,让我对于汉语拼音的规则更加理解。以前自己在背汉语拼音的时候总是背不起来,但在老师讲解以及跟着练习下让我对于汉语拼音更加熟悉。但也更确信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汉语教师仍然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希望能将课程学到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上。


第六期的同学们大部分都很年轻,上课也非常勇于发言。更特别的是一半上都与我一样有日语学习或教授的经验。同学间也会互相帮忙,例如示范教学前大家会约定好时间一起练习,再互相给彼此意见。课堂上能够帮助自己的除了老师外,同学间的互相帮忙更能有1+1>2的效果。


最后想对未来也想进入TLI华语师资培训班学习的学弟妹说:在进入TLI前,你对于华语教学的概念近乎为零,但TLI的每位老师都十分用心,相信透过TLI华语师资培训班的课程,会让所有想教外国人中文的有志之士,往华语教师的路更进一步。



作者:2021师资班学员 陈宜萱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华语师资班课程介绍

🔗Be a Chinese Teacher in TLI:华语师资班报名表

📧Any Question? Mail us:ch.tp@tli.com.tw

📞Feel free to contact TLI:+886-2-23678228

0 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