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談中美文化差異】從爵士音樂探究美國的根、在料理尋找中國的文化源頭

文化繼承好比院子裡的一叢灌木,有的灌木雖說屬於此院子,但還是有好多條根及好多條枝跨到鄰裡的院子中。也有的灌木多處落地,或橫著長, 各個院子中的灌木盤根錯節,互相纏繞在一塊,說不清任一簇灌木究竟屬於此院子還是彼院子。何況,此院子的種子往往飄到彼院子落地扎根,彼院子的花粉往往飄到此院子授粉。類似的,講起文化繼承來,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東西專屬於一個地區或一個民族,都有「根」和「枝」交錯在其他文化中。

美國爵士文化的根

美國爵士音樂就是此道理的絕佳例子。爵士音樂常被舉為美國最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之一。爵士音樂瀟灑、自由、即興的表演風格體現美國社會和文化的重要特徵。況且,爵士音樂是在美國本地發祥、培育和茁壯的精彩文化產物。爵士音樂產於美國二十世紀初的俱樂部和酒吧裡,然而少有人知,爵士音樂實際上可說有「根」在非洲。

1. 爵士文化的背景

自16世紀起,奴隸販子開始把非洲奴隸帶上橫跨大西洋的船隻,運往新興的美洲地區,包括後來的美國領土。隨著非洲黑奴,非洲古老的文化也跟著上了販奴船被運過海,到了未來美國許多地區。在這些地方,有的主人允許黑奴維持從非洲帶過來的某些文化傳統和習俗,其中也包括造鼓和敲鼓等古老文化。有著幾千年的積累和沈澱的非洲鼓文化,更是非洲極為發達的節奏藝術,就這樣在美國領土上得以繼續發展和演變下去,且分離了母地非洲的發展軌道。

2. 非洲是他們的根

這有著「根」在非洲的節奏藝術,在美國醞釀幾百年,經過1865年黑奴解放以後,直到二十世紀初,結合了其他因素,便誕生了原始的爵士音樂。爵士音樂後來也進而演變成搖滾音樂和現代流行音樂。所以說,爵士音樂、搖滾音樂和現代流行音樂最初都產生於娛樂大產國美國,然而都有「一條根」在非洲。

中國料理的根

爵士音樂絕不是個例外,文化繼承似乎通常如此,最出乎意料的可能是——中國料理。有什麽比中國料理還中國呢?全世界的中國人天天在吃一代一代中國人傳下來的正宗中國料理,然而中國料理有好多條「根」在其他地方。據歷史考究,薑、咖喱和茄子都源自印度。大蒜、小麥和大麥均從西亞帶入中國,中國也才有了麵條和餃子!

1. 中國料理包含來自世界的食材

而釀造白酒的高粱原產於非洲,藕則從南亞傳入中國,蘿蔔原產於地中海。土豆、地瓜、花生和向日葵籽都從美洲來,也很晚才帶入中國。中國川菜和湘菜必不可少的紅辣椒也從美洲來,明代末期才第一次到達中國,一直到清代才在中國真正「紅」起來。

2. 中國料理用的紅辣椒來自美洲

紅辣椒源產於美洲,那麽就可以說所有包含紅辣椒的中國料理都不算中國菜,而是美洲菜嗎?這麽說顯然既牽強又荒謬。

紅辣椒傳入中國以後,經過在中國領土上幾百年的醞釀和演變,結合其他元素,形成當代中國料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料理中許許多多的元素並不源於中國,然而至今已經變成正宗的中國料理。同樣的,大米源自中國,可是日本米飯或泰國米飯怎麽能說是中國的呢?

📞手機也有文化的根

連飯菜的文化歸屬都如此複雜,更何況是現代品牌產品,例如華為手機。華為手機絕對是中國的東西,然而手機,無論最原始版的還是當代的智能手機,都由美國人發明。儘管如此,大家很難接受把華為手機叫做美國的產品。同樣的,蘋果手機公認為美國的產品,儘管生產於中國。因此可見,一個東西屬於哪個地方,跟其最原始的來源不大有關。此外,一個東西換個地兒,並不意味著從零開始。

華為開始生產手機,並沒有從零重新發明手機,而是繼承了一個已經成熟的產品,按照本土的思路繼續把它發展下去。

美國與中國的文化繼承

文化繼承也是如此。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然而中國的文化繼承源自各個地區和各個時代,其中中國紅辣椒文化的歷史不到五百年。美國從殖民地時期算起,也大致有五百年的歷史,然而,美國的文化繼承至少有五千年。據史書,古埃及是最早發明文字的文明之一,但古埃及的文字並沒有死在古埃及,而慢慢演變成古希臘的文字(也啟發了其他民族文字的發明)。古希臘文字便通過幾個階段,進化成拉丁文文字,且借著羅馬帝國普及得非常廣,當今的英文字母也屬於拉丁文文字的一種。因此,可以說英文字母至少有五千年的文化繼承和積累。

📝美國與中國經典裡的古文

當然,美國千古年的文化繼承不限於字母,這個記錄語言的工具。美國人看古文文獻也幾乎癡迷,到美國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美國教育離不開古文。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的學生,美國大學普遍要求所有學生接受一定量的古文。在這古文中,學生們應能找著西方以及美國文明的起源和精神!

1.文藝復興的古文教育

美國的古文教育可追溯至14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當時興盛起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獻,被認為是古代天才之作!在文藝復興時代,受高等教育歐洲人的一大部分教育內容就是研讀幾千年前著作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經典作。通常也都要求看原文,因此,古希臘文和古拉丁文的熟練掌握,成為當時文人的標誌。大力啟動和發展於文藝復興的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科學,至今仍然使用大量的古希臘文和古拉丁文的詞匯和符號。

2.現代的古文教育

1636年哈佛大學在美國建立,以及隨後如雨後春筍般在美國成立的各所大學和學校,均繼承了歐洲古文獻教育的傳統和精神,在美國推廣古代經典作。直到20世紀初,美國大學生普遍熟練閱讀古希臘文和古拉丁文。至今,這些古典語言已經不是必修課,而改為選修課,然而當今的學生仍然被要求和啟發去看這些經典作的現代英文翻譯。一代一代的美國學生熟讀這些古文經典作,深受其影響,並帶著這古典文化和理念走入社會,一代又一代地塑造著當今的美國。至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古文已滲透美國文化,其痕跡到處可見,連美國錢幣上都印著古拉丁文呢!

3.聖經裡的古文

然而,還有一種古文比古希臘和古羅馬文獻對美國和美國人的影響更為深刻,普及更為廣泛,那就是聖經。聖經分舊約和新約。舊約聖經主要由古希伯來文寫成,其中前五本書大約在公元前1100-1000年完成,與中國的《詩經》幾乎同時。到了公元前500年整本舊約基本完成。中國四書五經的創造也平行發生於同一時代,不過,要略晚幾百年才全部完成。聖經新約則主要用古希臘文寫成,新約中的各個書信起源於公元50年至300年。

美國人對聖經中這些古文癡迷得如火如荼!美國人口絕大多數自稱為基督徒,其中相當一部分或者每一天或者每一個禮拜或者比較平常地研讀聖經的古文,也常常進行熱烈討論或聽解讀講座。美國政客也愛用聖經來論證。如果想取得美國人的心,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引用聖經中的古文。美國從來沒有過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的政客,不自稱為基督徒。在美國連去看球賽,也經常能看到觀眾裡舉牌子的人,牌上印著聖經的引用文,這些人邊看球賽,邊推廣自己認為有啟發力的古文! 

雖然,說起美國文化來,常常不會聯想到古文,但是古文的確在美國文化和社會中是根深蒂固、影響力不可低估的,美國老百姓對古文的熱情和研究深度也難以匹敵!這些古文雖然往往有「根」在其他地方,還完完全全地屬於美國!

文/覓奇

作者介紹:覓奇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加州人,南京大學哲學碩士畢業,中文流利,熱愛文化研究,資深電視和舞臺主持人。


🔗Chinese Class Introduction

📧Any Question? Mail us:contact@tli.com.tw

📞Feel free to contact TLI:+886-2-23678228


0 則留言